中药针灸及外治疗法 周晓莉
作者:周静 关注:
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医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新九针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周晓莉,女,山西运城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省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第一批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师承吴以岭院士;2018年拜师国医大师王世民教授,2019年跟师陈玉珍教授。现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医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医临床27年余,擅长应用中药针灸及外治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关节痛、干燥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系统性硬化症、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逐渐形成了“针药并用、杂合以治”为指导,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治疗各类风湿性疾病的学术思想。提出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养阴通络活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等方法,疗效显著,获得患者及医院的认可。为此多次获得“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门诊专家”、“优秀门诊专家”等称谓,在院内年度考核多次评为优秀。
主要学术交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及跟师体会,逐渐形成以“针药并用、杂合以治”为指导,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治疗各类风湿性疾病的学术思想。
本人认为风湿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经络痹阻为特征,故治疗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导师王华教授创立“双固一通”针法,固护先后天之本,并疏通经脉,通泻病邪,本人将其扩展应用到风湿病的治疗中,即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杂合以治”是指将多种施治手段结合起来综合施治, 取多法相配伍、协同治疗之义,达到标本同治,气血同调,阴平阳秘之效。
在跟随吴以岭院士的学习中,体会并应用络病理论治疗风湿病,熟练应用各类通络药物,真正做到“针药并用、杂合以治”,使经通络畅,气血和调,则痹自消。
在注重临床的同时也注重产研相结合,人才培养及学术传承。
1.承担并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4项、山西省科技厅课题5项。其中《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研究》及《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作用机制》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h1/Th2的调节作用》获山西省第十六届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主持课题《“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OPG/RANKL/RANK系统的调节》2012年12月已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研发了院内制剂“桂母湿痹消颗粒”、“通络止痛胶囊”,院内协定方“干燥1号”、“干燥2号”,在临床应用广泛,逐渐向全省推广。
3.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5名,其中优秀毕业生4人,在研6人。
4.单独或合作发表专业性论文50余篇、著作4部。
荣誉
2012年《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0年《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作用机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