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5665568

会员投稿 登录 注册 退出

袁志明

作者:周静  关注:

他不善言辞,脑子里却装满全科学识,厚厚的眼镜下,透出睿智的眼神;他满脸沉稳,工作时却浑身激情四射,淳朴的笑容里,写满医生的自豪。不知疲倦,不曾停歇,年轻的他,在更好服务病患的事业上拼搏不止,用青春追求卓越。《大国中医》访谈第9期,让我们一起分享太原安定医院住院部副主任、主治医师袁志明的无悔青春。

他不善言辞,脑子里却装满全科学识,厚厚的眼镜下,透出睿智的眼神;他满脸沉稳,工作时却浑身激情四射,淳朴的笑容里,写满医生的自豪。不知疲倦,不曾停歇,年轻的他,在更好服务病患的事业上拼搏不止,用青春追求卓越。《大国中医》访谈第9期,让我们一起分享太原安定医院住院部副主任、主治医师袁志明的无悔青春。

 

爱上医学的孩子

1978年,袁志明出生于山西大同的一个中医世家,爷爷是周边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袁志明从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儿时的学医经历,袁志明回想起来至今历历在目:

首先让我熟读中医学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然后再背诵汤头歌诀(方解),药性歌诀等。有空余时间,爷爷就会跟我讲解一些中医理论和行医中碰到的代表性病例。

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准备期后,袁志明就上药店,在爷爷诊疗患者的时候,开出的处方,他再抄一遍,目的是熟悉处方和药性,了解处方规则和书写方法也是先打基本功。

同时,对于现代医学,爷爷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认识。他常常对我说:“学中医一定要懂西医,要取长补短。西医学不好,中医也不会学好。”他常说:“医学的目的就是简、便、廉、捷地治好患者,哪个药效果好就用哪个药,心中不要固执于中西医界限的划分。”

爷爷的悉心培养下,袁志明明白了“中西医结合才是救人的良方”。1997年,时年19岁的袁志明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山西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系,在大学里袁志明更是如饥似渴攻读医学典籍,遇到不懂的问题便去和老师交流,三年如一日,回想起那时的生活,袁主任说道:“那段时间也别有意义,当心中的医学难题得到老师的认真讲解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舒服”。

 

爱上奔跑的医生

2000年,袁志明以优异的成绩从医科大学毕业来到了太原市中心医院。热爱挑战的他选择了当时最繁忙、工作强度最大的神经内科,在这里80%以上的患者是脑血管病患者。

而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这些疾病的救治就是与时间在赛跑。如果延误时间,很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偏瘫、失语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那时科室的工作特别忙,每天都会有三到四场的抢救”袁主任说道,“我们那会最忙的时候几乎不怎么睡觉,谁困了就拿椅子拼起来,睡两三个小时起来继续干,也不觉得累,就是感觉很充实。”

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一个又一个像袁志明这样医护工作者在一线忘我的奋斗,患者的生命健康才得以保障。

这段充实的岁月,还养成了袁志明一个独特的习惯。“那时我们医院,有很多患者需要输血,曾经有一个胃出血的患者输了四袋血,才保住了性命。可见血液对这些危重患者是多么的重要!我不仅要让我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我也要我的血液救更多的人!”到今年为止,他已献血19次,看似小事,却如此不平凡。

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是袁志明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想要进步的心。为了追求自己的进步,为了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拓,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南下学习。

在此后的三年,袁志明在广州一流医院取经深造,经不断学习实践,渐成优秀的全科人才。找他看病的人不仅有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的患者,还有非洲、俄罗斯的患者。

袁志明记得其中有一位新加坡的患者,由于急性痢疾严重脱水,生命危在旦夕,幸亏在袁志明的抢救下,患者转危为安,在康复后,患者非要给1万红包作为感谢。结果被袁志明回绝:“救死扶伤是天职,我怎么能收,不能丢了中国医生的脸”。

多年的锻造,把年轻的袁志明打造成为经验丰富的全科人才。2014年,刚回到山西的袁志明受邀来到了太原安定医院,出任病区副主任。多年来,在他的努力下,病区的整体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为医院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力服务的管家

如果把周勇主任比作太原安定医院住院部掌门人,那么袁志明就是当仁不让的大管家。正是他们的通力协作,让病区的患者的康复得到了更好保障,病区的服务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成绩的背后,自然离不了袁志明这位病区管家事无巨细的无私奉献。作为病区的全科人才,袁志明早已经没有了上班、下班,份内、份外。 袁志明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随时待命,经常凌晨三四点从家中打车过来抢救患者。

“凌晨三点四点,在西医上讲是肾上腺素分泌最弱的时候,在中医上讲,阴阳交替的时候也是阳气最弱的时候,这个时间是人最脆弱的时候,也是猝死等疾病的高发期”。

别看袁志明平时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一旦听到有患者需要抢救,立马变得雷厉风行。一条条危在旦夕的生命,因为他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一次次化险为夷。

四病区一名患者脑出血、低血压、神志不清,幸亏袁志明与其他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后挽救一条生命;爱心病区70岁的患者无儿无女,送来医院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电解质紊乱,癫痫、心绞痛,营养特别差,袁志明带领医护团队,抢救七天稳定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住了患者的生命。

作为一个优秀的病区管家,袁志明不但业务水平过硬,更有高尚情怀。平时在病区,他总喜欢和患者聊天,走进他们的心里,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关怀。面对患者家属,他总是极为认真的叮嘱,并耐心解答他们心中疑惑。对于刚入行的医护人员,袁志明悉心地指导,教大家如何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消除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隔阂,尽职尽责,成为每个医护人员学习的榜样。

“习医之人,要专、博互补;不得死守一隅,要博学多识,广闻强记;要多临诊,以求实效。”采访结束,袁志明再一次向我们背诵起了爷爷教给他的这句熟悉的格言。学习不止,实践不止,奋斗不止,奉献不止,袁志明永远奔跑在追求卓越的路上!

 袁志明1.jpg

结束语

为期九天的“太原安定名医系列访谈”到今天暂告段落。其实,再多的语言也说不完太原安定医师们感人的故事,再美的文字,也描不出太原安定医师们崇高的品格,更何况安定君能力有限,差误频出。其实,太原安定医院里还有很多令人尊敬的医师,还有太多动人的故事,待到日后,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